上级单位(控股公司)看财务分析,作用是为了加强监督监管,防止舞弊。外部人(潜在投资者)看财务分析,作用是甄别公司真实的信息,对公司经营前景与财务状况进行预判。
财务分析可分析自己,也可分析别人。风投做尽调时的财务分析则是分析别人,如同警察断案,嫌疑人不会主动交待,警察需要根据他的辩解不断抛出疑点,最终形成立案证据链。我们平时在公司做的财务分析属于分析自己,如同医生问诊,医生获得的信息多多,医生既需做出诊断报告,还应提出治疗方案。医生经验不同则功力不同,肤浅的财务分析类似医生做体检,不过是通过指标对比找出异常数据。层次略高的财务分析,可结合业务找到异常数据背后的故事,这是不是有点类似大夫给病人下诊断书呢?老到的财务分析不能仅仅满足于找原因,而是要提解决方案,如同老中医能开出一剂良方。
财务分析该由谁来做?这还有疑问吗,当然应该是财务人员啊。如果你真这么想,十有八九搞出来的分析报告是财务人员自说自话。财务分析应以财务数据做依托,分析背后的业务。没有业务人员参与,财务分析很容易流于就数字论数字。只有财务与业务通力合作,财务分析才有可能切入业务深处,成为管理的工具。
做财务分析可分解为两个动作:一是数据分析,另一是业务分析。数据分析是指会计人员看到财务数据异常后有足够的敏感,能快速闪现异动可能的驱动及可能的后果。业务分析是指结合业务定位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第一个动作要想做标准,会计知识必须扎实。第二个动作要想不变形,则需把自己融入业务之中。
财务分析要想起到作用,推动业务改进是关键。不能帮助改进,财务分析就是形象工程;仅仅改进财务工作,财务分析是自娱自乐。财务分析需要大胆走进业务、探究业务。找出数字背后的故事,把定位问题变成解决问题,把推脱责任变成分派任务。如此闭环往复作业,自可实现从财务分析到经营分析的蜕变。
财务分析第一篇写什么?建议写KPI完成情况。因为这样写能抓住领导的心理,工作当然要通过绩效考核。接着该找出KPI的短板,围绕不足逐项深入,挖到背后的业务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的分析报告肯定会得到领导认可。如果改进建议能落实责任人,匡出时间节点,分析报告就更牛了,相当于变成了实施纲领。
企业实用主义至上,做任何事都要体现价值,财务分析也不例外。譬如,华为公司推崇经营分析,而不是单纯的财务分析。要求财务分析一定要结合实际,服务业务部门。具体言之,财务分析要指出问题,找出对策,落实责任,到期考核。这么下来,财务分析自然突破了财务的范畴,成了一把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