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冲击论”的说法,人类将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网络经济时代。这种说法隐含一个前提,即人类社会经济划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网络经济等。实际上,人类社会经济还有一种划分,即人类社会经济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这两种划分的区别在于划分的标准不同:前者按照社会经济的主导技术因素;后者按照经济的本质属性。郑州会计证培训认为,按照经济的本质属性的划分方法对研究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作用更加有意义。
首先,对于经济的主导技术因素(即象征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的本质属性二者而言,后者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会计理论及会计实务。
其次,网络技术创新使得社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的迂回经济转换到网络经济时代的直接经济(其典型代表是电子商务),这种转换克服(但不是消除)了迂回经济中间环节的大量物耗,大大降低了有关的交易成本。但是这种转换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资本增值运动的本质特征。而现行的会计理论及方法体系,特别是会计基本假设正是根植于发达商品经济并服务于发达商品经济的。为此,网络经济时代会计基本假设尚无变革的依据和动力!
第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学习前苏联,实行分部门、分行业、分所有制一统到底的会计制度,尽管当时我国的经济水平不可与其同日而语,但是两国的经济属性一致,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第二,前苏联和美国相比,当时双方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但是会计理论却大相径庭,这主要是因为两国的经济本质属性不同:前者系计划经济;后者系市场经济。
第三,我国1993年财税体制大变革,包括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变革,正是发生在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为此笔者认为,网络经济的出现属于技术因素的创新,未必一定挑战会计基本假设,关键在于网络经济时代经济的本质属性是否改变。
上一篇:浅析高校基建会计监督
下一篇:会计证培训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