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识别号
所谓的"税号",其实就是纳税人识别号的简称.很多财务人员开具发票时,觉得纳税人识别号太长,自己记不住,往往会询问他人或者查看其它地方的记录.
但其实,追根究底是这类财务人员不了解纳税人识别号的含义.
其实纳税人识别号并不是凭空捏造的一串数字,每一段数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含义.
税号的构成
纳税人识别号按位数一般分为三种:15位、18位和20位.
一般我们所在的企业单位,或者是事业单位的税号,都是由15位的字码组成,
它的组成方式为:区域码+技术监督部门设定的组织机构代码.
这15位代码的前两位代码代表着省和市,
第3到6位代码代表着企业的地区,
第7、8位代码代表着企业的经济性质,
第9、10位代码代表着企业的所处行业,
第11到15位代码代表着各地自设的顺序码.
税号的查询
实际中,有些新任的财务人员确实记不住纳税人识别号,当开具发票时往往会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查找税号.但其实,查询税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企业缴税凭证的左上角,一般会标有纳税人识别号;
2.自己企业开具的增值税发票,销售方的税号;
3.税务登记证上印有税号;
4.网络查询;
5.通过税务局查询,较直截了当.
可能有人会问,营业执照上的号码是纳税人识别号吗?
这里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不是!
税号和营业执照号并不相同.
正常来讲,在"三证合一"后,你领执照的时候,会有一张纳税人申报纳税须知,上面会显示税号.
但是各地情况略有差异,具体可以询问当地税务局.
有些财务人员可能会发现个人开具发票时,也会提供税号.但实际上,个人税号很有可能就是身份证号,或是在身份证号基础上编制的.
因为纳税人识别号具有"无二"的特点,所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串永不变化的代码所组成的税号,很可能成为我们以后的第二张身份证.
上一篇:如何理解应纳税额减征额?
下一篇:会计日常工作中最致命的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