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资产清偿债务
①以现金清偿债务
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账面余额)
贷: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借:银行存款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借方差额)
贷: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资产减值损失(贷方差额)
②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以存货为例)
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账面余额)
贷:主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借:主营(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等
借:库存商品等(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借方差额)
贷:应收账款
资产减值损失(贷方差额)
(2)将债务转为资本
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账面余额)
贷:股本或实收资本(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股份或资本公允价值与股本或实收资本差额)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份或资本的公允价值)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借方差额)
贷:应收账款
资产减值损失(贷方差额)
(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
贷:应付账款——债务重组
预计负债(附或有条件)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或有应付金额没有发生时:
借:预计负债
贷: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借:应收账款——债务重组
坏账准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借方差额)
贷:应收账款
资产减值损失(贷方差额)
或有应收金额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利息收入等
(4) 混合重组方式
①无论是从债务人还是从债权人角度讲,应考虑清偿的顺序。偿债的先后顺序: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债转股,后再考虑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方式。
②作为债权人,收到资产时不需要按公允价值相对比例分配,债权人收到的资产按照所收到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上一篇:财务人的发票常识
下一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