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资源消耗会计
资源消耗会计(RCA)是2002年开始在美国推出的一种新的成本会计方法,它是把美国的作业成本法(ABC)和德国的“弹性边际成本法(German-basedGrenzplankostenrechnungGPK)”相结合的一种尝试。弹性边际成本法在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的制造性公司的治理和控制功能中已经使用了多年,而通过把弹性边际成本法的核心即追踪资源的消耗到成本中心与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即分配资源成本于作业结合起来,从而为成本管理提供更大的益处。
二、资源消耗会计的特点
传统作业成本系统中核算的资源仅限于为作业提供服务的资源.不包括资源自身消耗的资源。资源消耗会计核算的资源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确定的资源动因更加全面.而且能够完整地反映资源能力。资源消耗会计核算的是资源交互消耗产生的成本。
1、资源消耗会计的核算对象较为广泛。
资源消耗会计认为企业存在服务于其他资源的资源,只有将这部分交互提供服务的资源清晰地在作业成本系统中加以反映,才能完整地反映资源消耗过程,从而准确地计算资源成本。因此,资源库在资源消耗会计理论中指的是所有的资源,包括用货币购入的劳动力(工资、薪酬、福利待遇)、劳动对象(库存材料)、劳动手段(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按期摊人成本的价值(折旧)和转入成本的材料费用,企业维修车间所发生的费用等。
资源消耗会计的核算对象不仅包括资源本身,还包括其所消耗的资源,也就是说,这些资源的成本需要按照那些消耗它们的资源来分配。所以,与传统作业成本系统相对应,资源消耗会计不仅对作业消耗的资源加以核算,而且核算资源自身消耗的资源。
2、与资源分配相关的资源动因较清晰。
作业成本仅需根据资源与作业的因果关系确定资源动因,对于资源和资源的交互消耗则采用主观方法选定资源动因。主观确定动因的方法容易造成同~企业具有多种资源动因方案,根据不同方案建立和运行的作业成本系统可能提供差异明显的成本信息。
资源消耗会计中的资源动因由资源和作业及资源和资源的因果关系共同确定。由于反映交互消耗情况、清晰确定资源动因,所以可以有效避免作业成本系统中主观确定资源动因造成的缺陷。
上一篇:审计分析方法的的应用
下一篇:资本成本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