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本”战略是一个扩展的、完整的企业成本管理框架。要求财务从传统的生产过程成本控制向上游延伸,从建设的源头起就考虑成本的承受能力,通过加强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各部门成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来实现成本管理。同时成本管理工作不是单纯的节约和缩减开支,还应该强调积极有效的投入和支出,关键是要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要能支持和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大成本”理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战略性成本管理,其出发点是总结过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目的是在较短的会计期间实现现金流量最大化;二是经营性成本管理,即做到“六个结合”: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工作相结合,财务管理与信息流物流相结合,财务管理与现场管理相结合,财务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财务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财务管理与统计核算与业务核算相结合,使财务管理做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一)以生产技术创新推动成本管理。
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核心理念,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通(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过不断改进优化工程设计、推广应用先进技术、采掘工艺、提高单产和资源回收率、降低单耗水平等,从源头上考虑降低成本。
(二)以企业文化引导成本管理。
企业文化是制度所不能代替的,是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能够自动参照执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应体现“科学发展观”,发挥每一位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位员工都形成强烈的成本意识,形成上下一致,左右互动,提高效益的良好层面,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
(三)以信息化促进成本管理。
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生产、技术、经营、财务的有效集成,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大大降低成本。将钢厂、矿井、烧结厂等全部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用先进的生产系统、运输系统和财务系统自动化控制作业,可以大大精减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四)融入业务流程,跟踪成本动因。
财务与业务是因果关系。先有业务的发生,后有财务结果的出现。财务管理就是要财务从业务源头开始介入,为业务部门提供全方位财务支持和财务服务,实现最佳商业结果。财务融入到业务中就是帮企业去管理资源,财务的职能和角色就变成了企业中重要的管理者之一。
以矿业公司控制采购成本为例。目前钢铁行业的危机形势已经使得降本增效成为重点。目前我公司原主材料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70%,为了有效控制原主材料的采购成本,2012年我公司价格委员会重新规范了供应商准入制度,并对采购时间、质量、使用效果的监督事宜做出了更详细的要求。坚持推行以球团矿近期结算价格为参照,倒逼外采铁精矿价格的定价模式,确保球团矿产品毛利。
上一篇:审计的宏观需求
下一篇:拓展财务分析,建立“大分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