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闻详情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来源:容县恒企会计培训学校时间:2023/1/28 9:48:45

财务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价值形式的管理,是单位管理工作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物质增加,它关系着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如何改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1)增加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准确性。由于预算编制涉及面广,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必须在财务部门内部和财务、业务部门之间进行很好的协调。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有力的组织增加,组织和协调单位内部的职能部门和执行部门。结合本单位的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真分析可能发生的重大支出需求,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做好统筹安排。预算编制的组织工作要求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岗、程序规范。单位内部的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做到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环环相扣,保障本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顺利进行。

(2)全面落实“零基预算”预算编制方法,摒弃“上年基数+本年调整”方法。在预算编制的诸多方法中,“零基预算”是一种比较科学并切合实际的编制方法,“零基预算”的具体做法是:实事求是地掌握人员情况、业务发展需求,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人员、业务经费水平,要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历史和未来因素的影响,科学预测经济发展变化,并以提益为目标,编制具有前瞻性的预算。它不仅能压缩经费开支,而且能切实做到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较需要的地方。

(3)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控制机制,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有效控制。首先,将预算控制端口前移至预算的编制,从源头上控制预算资金的使用;其次,改革预算控制的方法。对项目支出不仅要控制总额,而且还要细化控制到每一个费用明细,提高经费管理的透明度,使项目负责人和财务部门随时把握经费使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克服经费使用中的盲目性,有效地控制各项费用相互挤占和超支现象。各部门必须按照下达的预算执行,杜绝无预算和超预算开支事业费;较后,要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在对预算层层分解执行过程中,明确责任中心,将由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发的责任落实到人。

(4)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是一种财政性资金,对预算外资金进行管理应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财政预算完整性原则,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统一管理,增加政府资金收支活动的完整性。要把有限的资金统筹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就必须强化收支管理,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

(5)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提高相关人员执行预算工作的积极性。预算执行完毕后,要分析预算从编制到执行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际情况与预算不相符的,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各责任中心要对考核结果负责,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始下一轮的预算编制工作;对预算编制执行工作合理、完成的部门,应当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使责权利有机地统一起来,以提高他们在以后执行预算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

(1)固定资产原值应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为了使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在固定资产原值中得到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应实行折旧制度。由于要使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和净值得到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应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调整科目,使固定资产净值在资产负债表上得到体现。

(2)强化国有资产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国有资产内部监督制度,对国有资产使用、处置及其他情况进行内部监管上,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清查盘点,增加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3)规范事业单位物品采购制度。大宗物品的采购宜采用公开招标形式,增加物品采购的透明度,加强经济核算,尽可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财会工作流程。

为了加强财务管理,使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种财务与会计管理制度,促使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上一篇:企业财务管理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

下一篇:预算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咨询老师  拨打电话  网上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