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员需要定期做财务分析,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那么,在做财务分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提供战略决策支持
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决策支持,因此必须在分析出问题原因后,提供解决方案和建议,并在管理层会议上做充足的准备和提供材料支持,使管理层能充分信任并接受该解决方案。
通常,财务人员会有一个思维定式,对于自己经手的财务数据没办法分出层次和优先级,觉得样样重要,结果全部堆上去,大有排山倒海之势。这种情况下纵然最后有结论,可能也是头重脚轻没办法引起阅读者的关注。更糟糕的是罗列完了还没有结论,阅读者可能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2、企业定位决定财务定位,企业所关注的就是财务分析人员应当关注的。
财务在企业当中的地位可以分成若干个层次。入门级的就是看门人,表示财务的主要职能是保证企业的财务运转合规、合法。从分析员的层次开始,财务的主要职能开始侧重于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并且决策建议的成分逐渐增大。因此关注行业新闻,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对于财务人员更好地运用自身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会更有意义。
3、财务分析不是众多指标的罗列
谈到财务分析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包括:
财务报表分析——三大表的项目分析及相互关系的分析;
关键指标分析——杜邦分析法及重要企业运营指标(如开工率、报废率等);
企业价值分析——折现现金流(DCF),内含报酬率(IRR);
动静结合分析——看趋势,看结构,看比率,综合起来看。
需要强调的是,财务分析不是众多指标的罗列。财务人员要培养的一个本领就是可以将财务分析的结果用业务语言表达出来。
4、思考问题的模式应该从业务出发,而不是单纯看财务。
财务分析的基础数据不能只局限于财务报表,而是一切能得到的公司运营信息和数据。因为,财务资料多是二手资料,来自于一线业务部门的生产经营信息必不可少。我们的会计系统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转变成财务信息记录下来,反推回来,当我们试图通过阅读财务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分析推测的时候,我们必然需要以原始的生产经营信息来还原生产经营状况。因此,思考问题的模式应该从业务出发,而不是单纯看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