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即将发生的经济交易与事项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
变动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记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用“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将会计科目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
(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经济业务最终应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到账簿中,账簿有其固定的格式。
1.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资产类科目的结构为:科目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资产类科目期末如有余额,一般应该在
借方。
资产类会计科目的内部关系如下:资产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特殊资产
类科目:贷增借减,如:累计折旧、存货跌价准备、累计摊销等。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会计等式,决定了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科目的结构正好相反,其
贷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同样,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应
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内部关系如下: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3.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一致,其内部关系也相同。即成本类会计科目的借方登记成本的增加
额,贷方登记成本的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应在借方。
4.损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损益收入类科目,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
损益费用类科目,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
年末损益类科目期末应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期末没有余额。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五)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交易或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在我国,会计分录习惯通过编制记账凭证进行反映。
会计分录分类:根据会计科目对应关系的不同情况,会计分录可以划分为简单分录与复合分录两种类型。
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至少三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中三种对应关系可称为:“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的对应关系。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试算平衡的含义。试算平衡是以会计恒等式和借贷记账规则为理论基础,根据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
规则的要求,通过对所有会计科目记录的汇总和计算,来检查各类会计科目的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平衡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数=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数;
(2)全部会计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会计科目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3)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
2.试算平衡的分类。试算平衡分为发生额试算平衡法与余额试算平衡法。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法。根据余额时间的不同,余额试算平衡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类。
公式分别为: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
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实务中,余额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完成的。
三、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一)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总分类科目与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联系:(1)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2)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
区别:(1)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详细程度不同;(2)作用不同: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控制作用;
上一篇:超市预付卡发票能直接做费用吗
下一篇:存货加工成本怎样做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