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粘结问题
现有的污泥干化设备从进料方式和产品形态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采用干料返混系统,湿污泥在进料前先与一定比例的干泥混合,含水率降至30%~40%,然后才进入干燥器,产品为球状颗粒,是结合干燥与造粒为一体的工艺;另一种是湿污泥直接进料,产品多为粉末状。
干燥不同的污泥,如工业污泥和城市污泥,对设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最初能成功用于干燥工业污泥的设备直接用于城市污泥,却不一定能成功。这是因为城市污泥的特性是非常粘,且在干燥过程中有一特殊的胶粘相阶段(含水率为60%左右)。在这一极窄的过渡段内,污泥极易结块,表面坚硬、难以粉碎,而里面却仍是稀泥。这为污泥的进一步干燥和灭菌带来极大困难。为了克服这一困难,达到含固率>90%的干燥效果,就产生了干料返混工艺。干燥器进料前先将一定比例含固率>90%的干泥颗粒返回混合器(或称涂层机)与湿污泥混合,其过程中干粒起到如珍珠核的作用,湿污泥只是薄薄地包裹在干粒外面。控制混合的比例,使混合物的含水率降到30%~40%,这样使污泥直接越过胶粘相,大大减轻了污泥在干燥器内的粘结,干燥时只需蒸发颗粒表层的水分,使干燥容易进行,能耗降低。
直接加热系统出于其自身的需要,多采用干料返混。早期的间接加热系统采用湿污泥直接进料,由于湿污泥的粘结造成设备的磨蚀损耗相当严重,并由此引发了一些安全事故,其中部分设备因此停产[2]。后来有的间接加热系统如西格斯(Seghers)的珍珠工艺也采用了干料返混,成功生产出球状颗粒,且设备运行良好,能耗也低。其蒸发每kg水只需3100kJ的热能消耗。也有的间接加热系统,如Fenton的专利间接回转室(IRC系列)仍采用湿污泥直接进料,但其重点解决了污泥粘结的问题:它采用双螺旋推进器,两套螺旋之间互相清洁表面,并且采用不等螺距设计,尽量避免污泥在设备表面的粘结。实践表明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使整套污泥干化系统的设备数量大为精简。
上一篇:高层建筑地基勘探点如何布置
下一篇: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