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两年许多家长都在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周围的孩子都在学编程,想让自己的孩子学,却又不知道学了到底有什么用。
不学的话,又担心孩子将来跟不上同龄人。
今天,点点就和大家详聊一下,少儿编程到底学什么。
首先你要了解什么是编程,简单来讲,编程就是人类和机器对话的语言。
比如,我想让你帮我倒杯水,我会直接对你说:帮我倒杯水。
那么如果我想让机器帮我倒杯水,我就需要告诉它:哪个是杯子,哪个是水,如何拿起杯子,倾斜几度倒出水,走几步到我身旁。
你会发现,人类的天性中带着感性、散漫、慵懒,但是机器没有。
机器和人类正好相反,理性、严谨、强大的执行力。
和机器沟通,你需要和它一样,理性、严谨、一板一眼。
所以,我们学习少儿编程,就是要让我们变得理性、严谨、思考富有逻辑性以及强大的执行力。
学编程不只掌握一项技能、培养一个兴趣,更重要的,是掌握背后一整套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我们经常说,学习编程培养编程思维。
那么,什么是编程思维?
编程思维,简单来讲,就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这个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分解问题—识别问题—抽象理解—算法执行
首先,分解问题
分解问题,也是我们学习编程注重培养的能力之一。
这个能力在编程以外的学科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运用。
比如,我们在制作坦克大战时,都会首先分解这个游戏中,我们需要哪些角色,哪些道具,每个角色和道具的功能是什么,如何控制移动,如何计算分数等等。
在分解完问题后,还需要一步一步用代码实现每一项的功能,终组合在一起,完成一个游戏。
一个看似简单的游戏,分解下来其实有许多部分,孩子们分解问题的能力就是这样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分解能力,在学习上更是能带来不少的帮助。
通常,我们在解数学题时,可以通过分解问题,把复杂的应用题变得清晰,阅读和写作,更是不在话下。
其次,识别问题
识别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从我们现有的知识库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知识点。
比如,我们要画100只不同的猫,识别这个问题后,我们可以得到两个解决方法, ,找100只猫来临摹;第二,把猫的元素分解,再随机重组。
显然,第二种方法是更有效的。那么我们知道,猫有不同的毛色、花纹、尾巴长短等,通过这些元素,我们随机重组,很简单就能得到100只猫。
在编程的过程中,孩子们一直在进行着问题识别的训练,找到解决问题的元素,复用、重组、整合,终组成我们需要的组合。
再次,抽象理解
抽象理解是个难点,也是质变的一点。
简单来说,就是找到问题的本质,把抽象的问题,具现化。
比如,我们在盖房子时,设计师给你一张设计图,在你的眼里,只是线条和方块。
但是在设计师的眼里,是一个可视的模型。
我们在编程的过程中,就是把代码抽象理解为一个具体的流程。
在得到有效的训练后,以前单纯的数字问题,将会变得具体,易于理解。
终,算法执行
算法,就是我们终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先分解了问题,然后识别获取了解决问题的代码,再通过抽象理解找到代码执行的路径,终通过算法把代码组合在一起。
在运行后,还要不断的思考、优化。
孩子学编程的整个过程,正是在这个流程中不断的锻炼各项能力,终建立一种真正坚实的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
这些能力,你或许不能马上看到,却能在孩子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点感受到。
上一篇:信息学奥赛vs数学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