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经验标准,指的是依据大量且长期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标准(适当)的财务比率值。这就好比去相亲时,媒婆对女孩说,这个小伙子可好了,他家世代书香,从来没有发生过主人打骂下人的事情,老爷对自己太太和孩子那就更是一个字——好。这就是经验标准。媒婆为什么能确认这家人不会有暴力行为呢?因为她有“下人”、“太太和孩子”的经验介绍。
具体到财务报表分析,在长期的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通过观察千万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后,学者们确定的~些常用财务指标的数值范围,这就是财务报表分析的经验标准。
实例7-1
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财务实践就形成了流础比率的经验标准为2:1.速动比率的经验标准为l:l,企业能比较稳妥。通常认为,当流动负债时有形净资产的比率超过80%时,企业就会出现经营困难;存货对净营运资本的比率不应超过80%;资产负债率通常应该控制在30% ~70%之间。
注意
事实上,所有这些经验标准主要是就制造业企业的平均状况而言的,并不是适用于一切领域和情况的绝对标准。就好比媒婆说得没有错,这家过去还真是从来没有暴力行为,可就偏偏来了个逆子,这孩子留过洋,做过买卖,就是一个喜欢打架的人,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出现。
所以,在具体应用经验标准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一定要结合企业具体的财务信息来确认通过比率得出的结论是否可接受。
实例7-2
假设一个企业的流动比率是3:1,大于2:1的经验标准,是否就可以认为该企业资产是安全的呢?通过报表附注资料我们发现,企业存在大量被长期拖炙的应收账款和许多积压的存货,变现能力并无保障。而另外一个企业,它的流动比率只有1. 6:1,但应收账款、存货都很少,且账龄不长。这样的情况下,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两个企业,经验标准并不能帮我们作出正确的评价。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经验标准=平均水平”吗?事实上,经验标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财务比率的平均值,不一定能构成经验标准。
经验标准的优点:相对稳定,由于是长期积累得出的结论,通常较长时间内不会改变。同时它也比较客观,因为有长期的经验证明不是凭空而来的。
经验标准的不足:
(1)并非“广泛”适用于所有企业。可能会受行业限制受企业发展阶段的限制,一个企业在创业初期可能会弱一些等。
(2)经验标准也会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我们原来认为正好的经验标准可能会变化。这就好比全球气候变暖了,各地冰、雨水都多了,小河这两年的水位还真涨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