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单
(1)、含义
选单,也称分单,就是从实际已经发生的业务中按照外帐的标准,挑出适合外帐的单据.
(2)、方法
1)、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内帐费用票据都应该在外帐列示,所以费用预估时可以用排除法.
2)、小规模不要拿专票,易产生滞留票.
3)、严查发票合规性,比如备注是否正确.对于不合规的及时退换.
4)、关注不需要发票的情形(见附件).
5)、非损益类的(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可以据实列支;
(3)、不适合列入外帐的单据
1)、已经隐瞒的收入(既不开票、也不走公户的收入),其成本也必须隐瞒,不得结转.同时与之相关的运费也必须隐瞒,不能列支.
2)、不是必然的、非发生不可、且不可能拿到发票的费用.
3)、非本单位抬头的发票(水电费除外).
4)、个人抬头的发票.
5)、个人消费性质的发票.
6)、假发票、过期发票.
7)、百元面额的定额发票(看各地规定,有很多地方是不认可的).
2、补单
(1)、含义
补单是指手头上的成本费用低于推算所需的成本费用,需要虚增,就是补单.由于成本的材料可以暂估,所以,补单一般就是指虚增费用发票.
(2)、安排
补单=倒推的费用-选单的费用
(3)、方法
既然是有目的的选择,就要保证所拿回票据的合理性和期限的有效性.至于到底该拿哪些发票回来,可以先看看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明细项目,看看能否找到这些项目的发票.
注意,不要总是盯着办公用品,那是需要明细清单的,不能用"办公用品一批";也不要总是拿餐票,作为业务招待费是有限额的,税前扣除的极限是销售营业收入的一百二十分之一,多了是浪费,可以考虑把多余的、日期是12月份的餐票,在元月份报销,以减轻下一年的补单压力
(4)、注意事项
1)、尽量不要用专票补单
因为是虚增,就没必要惹麻烦.倒不是说普票就没有风险,只是相对而言,普票风险是最小化的.
2)、决不能找票贩子
票贩子最终不是被抓,就是会成为走逃企业,这样就是定时炸弹.那么找谁呢?一般是找熟悉的、不以虚开为业的小规模或个体户.
3)、必须充分考虑关联性
一方面是指发票反映的业务与企业生产经营合理的关联性,比如员工车坏了,好心拿回一张汽修发票,但账上固定资产没有车、有没有私车公用合同,那么就是没有关联性!
另一方面,要考虑会计与税务的关联性,比如拿回的都是有所得税限额的发票(餐票),那么超标的部分就属于无用功了.
4)、考虑合理性
比如办公费、办公设备修理费、路桥费、汽油票、运费等,要在合理的范围内.
5)、核算的配套性(证据链)
可能需要有入库、出库、领用等核算资料或手续,不能只是孤零零的报销.
3、挑单
如果选单后的费用,已经大于倒推的费用,就是说费用发票多了,需要挑一些出来,留待下期使用.但要注意跨年报销的常规.
上一篇: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包括哪些内容?
下一篇:成本与费用的互动调节